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儿胰岛素敏感性和血清脂联素水平,随访研究母乳喂养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住院的足月IUGR儿为IUGR组(106例),同期出生足月适于胎龄儿(AGA)为AGA组(90例),记录出生体重、身长,生后7 d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INS)和脂联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IUGR组按照实际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37例)和配方奶喂养组(42例),于3月龄、6月龄追踪复测上述血清指标和生长指数。结果 与AGA组比较,IUGR组血清胰岛素、HOMA-IR增高,脂联素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组IUGR儿生后7 d、3月龄、6月龄生长指数、血清FG、TG、LDL和H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母乳喂养组血清INS、HOMA-IR水平随母乳喂养时间延长而降低,脂联素水平随母乳喂养时间延长而增高(P < 0.05)。结论 IUGR儿生后早期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母乳喂养可改善IUGR儿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保证了对危币硬肠道畸形纠正术后新生儿的静脉给药和静脉高营养,但临床上发现部分患儿肘部静脉显露不明显,穿刺难度较人,采用经头皮静脉穿刺置入PICC可以作为肘部静脉无法进入的第二选择。我科分别经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穿刺置入PICC,经临床对比认为右侧耳后静脉可以作为头皮静脉置入PICC的第一选择,并对2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作相应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血乳酸对新生儿休克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326例休克新生儿(轻度147例、中度105例、重度休克74例)在复苏同时及早期复苏后(约6 h)检测动脉血乳酸并计算乳酸清除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乳酸对新生儿休克的预测效能。结果 治疗前休克患儿的血乳酸均增高,以重度组最高、轻度组最低(P < 0.01);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窒息性休克患儿的血乳酸水平以感染性休克最高(P < 0.05);治疗后进入恢复期的休克患儿血乳酸水平明显下降(P < 0.05)。血乳酸 ≤ 4 mmo/L休克患儿的病死率低于乳酸 > 4 mmo/L患儿(P < 0.01);乳酸清除率 < 10%患儿的死亡风险高于清除率 ≥ 10%患儿(P < 0.01)。血乳酸为11.15 mmol/L时,对重度休克预测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6.8%;血乳酸为10.65 mmol/L时,对休克患儿死亡风险预测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74.1%。结论 动脉血乳酸水平随新生儿休克严重程度而增加,且与预后相关,可用于休克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麻醉是指从出生脐带结扎至生后28d患儿的麻醉。全麻术后苏醒期是新生儿情况多变的高危时期,随时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此期的监护对减少麻醉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PICC安全封管液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与两种不同浓度的肝素稀释液对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以选择对新生儿患者最佳、最安全的封管液。方法将留置PICC的新生儿患者分成三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1U/ml肝素稀释液或10U/ml肝素稀释液脉冲式正压封管。结果不同封管液对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显著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血栓形成率高于肝素组;1U/ml肝素稀释液组血栓形成率与10u/ml肝素稀释液组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素液封管较生理盐水对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好,不同浓度的肝素稀释封管液对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差异无意义。1U/ml肝素稀释液为新生儿患者最佳、最安全的封管液。  相似文献   
7.
对照组采用暴露、红外线理疗、外涂复方氯化锌油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0.5%活力碘外涂。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损愈合时间亦优于对照组(P〈0.05)。0.5%活力碘与复方氯化锌合用治疗新生儿重度臀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新生儿CRE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2016-2018年CRE感染新生儿68例(CRE组),随机选取同期同病房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CSE)感染新生儿50例(CSE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RE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CRE组新生儿68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60例(88.24%),大肠埃希菌感染7例(10.29%),产酸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例(1.47%)。CRE组医院感染38例(55.88%),CSE组医院感染6例(1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小胎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PICC置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 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史、糖皮质激素使用史、住院时间长均为新生儿感染CRE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日数、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史为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CRE感染以医院感染为主,应针对新生儿CRE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以减少CRE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肠道畸形纠正术后禁食期间,必须使用高渗营养液以提供足够的热量。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因其具有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既减少了对患儿的过度刺激,又保证了静脉营养的供给.而且并发症少.为患儿术后静脉营养提供了较理想的静脉通道。我科于2005年12月对2例肘部静脉置管显露不清患儿经耳后浅表静脉成功穿刺并留置PICC,保证了静脉营养的输入。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脐静脉导管固定法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6月在本科出生并实施脐静脉置管的5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后导管固定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前者采用荷包缝合法固定导管,后者为改良固定法,采用脐带结扎包橡胶圈固定脐静脉导管,无需缝合。2组均为胶布搭桥固定,比较2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在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1例出现脱管,4例出现导管移位;观察组2例出现导管移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5例患儿发生脐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为(9.39±1.52)d,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9.53±1.59)d,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橡胶圈固定脐静脉插管可以避免外科缝合,能够有效减少导管移位、脐出血的发生,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